CQ9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建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 | CQ9传奇
×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分类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建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4-04-14 10:41:32

  五年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机制。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聚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二是抓好“思政课”一把手工程。学校每学期召开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建立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抓思政课长效机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凝聚全校之力办好思政课。五年来,学校领导班子累计讲授思政课100余课时,深入课堂聆听思政课20余课时。

  三是多措并举建强“第一学院”。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学期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配齐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聚全校之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引进人才,共引进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师资配备要求。鼓励和支持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目前已有2名教师脱产攻读博士。落实好人员待遇和经费保障,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升级改造思政教师集体备课室(资料室)、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基地、购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服务、实践教学虚拟场景资源创设等。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琼海市教育局签约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一是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头深入学生社区,并担任班主任,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有9名教师担任班主任,14名教师深入到7个学生社区开展思政教育活动。

  二是依托与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马院”平台,常规化开展集体备课、学术交流等各项活动,让教师开阔视野,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前沿。

  三是依托与省社科联共建的海南红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发展研究基地平台,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激发教师科研动力,激活海南红色文化基因,把红色文化创意设计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方式讲好海南红色故事。

  四是依托与琼海市教育局共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平台,通过一体化备课、教学研讨、教学展示、地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第二课堂开发、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校本教材建设等多方面联合行动,提升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水平。

  认真开展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教学检查工作,全院教师无教学事故。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和听课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评价表》等制度,建立健全思政课备课、听课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推进思政课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思政课堂的“规范度”。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五年来,累计开展集体备课146次,开展听课评课活动105次。举行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座谈会10余次,及时调研学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常态化组织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和能力提升学习分享会活动。举办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评选活动,打造5个示范课堂,提升思政课堂的“实效度”。

  组建2支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3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互联网+”课程获学校优质课程认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学习培训近千人次,实施“传帮带”制度,提升思政课堂的“优质度”。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共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奖项22项,其中获2021年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2023年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2019年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职高专组)三等奖1项,2023年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职高专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获2023年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高职高专组)三等奖1项。

  为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了“三主三辅、双线并进”教学模式,获得学校教学成果奖评比二等奖。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执行方案,分教学设计、现场教学与课程教学诊改与反思等三个模块进行,每个模块均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力求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大学习大听课大调研”活动,听课小组成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管理者和学校督导组成,听课活动覆盖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制定随堂听课安排表,认真填写听课记录。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研促教”教学提升理念,常态化组织教学评比活动,针对教学中的时事热点问题,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讨,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申报课题项目研究。五年来,教师申报获批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其中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社科课题1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5项;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教师获科研奖励4项,其中,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海南省职业教育发展论坛2019年学术年会征文活动二等奖1项,海南省社科联“2020年社团活动月”专题研讨会论文三等奖1项。通过项目研究,回应时代之问、解决时代之题,为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坚持推进实践教学多样化,本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善用“大思政课”,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打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事主题演讲”“红色场馆体验”“经典文献阅读”“社会实践调研”等品牌实践教学项目。已与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单位合作挂牌建立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20年获“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全国优秀奖,2023年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全国三等奖。每学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活动,组织社团成员开展乡村振兴实地考察、读《人民日报》“探寻红色文化筑梦青春未来”校外实践活动心得分享会等活动;每年举办主题演讲比赛1场,评出获奖作品12个;利用校史馆开展百年校史教育,让广大学生了解学校的红色基因传承历程以及优秀校友事迹、学校的发展规划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立体课堂建设,开展虚拟仿真体验式课堂教学。建立“海软思享”微信公众号,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在校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剧本创作大赛、海软马院理论学习知识竞答等活动,广大师生反响热烈。

  建强宣传教育队伍,通过“理论+培训”“理论+乡村振兴”“理论+红色故事”支持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宣讲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为全省各地企事业单位开展校外宣讲活动。引领校园文化,提升理论品质,开展党课培训、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等专题讲座多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开展遴选,成立海软思享宣讲团。教师主讲的《中国与世界发展中迸发的博鳌观点-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与吸引力》和《妇女解放运动之旗帜中国人民革命之典范-琼崖革命中的娘子军》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百所职业院校名师讲党史”系列微课,在全国推广使用。1名教师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在基层挂职4年,获得2022年海南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2022年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全省二等奖;1名教师任琼海市法学会常务理事,获海南省“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专题 牢记嘱托 奋楫争先——沿着习在海南考察的足迹看变化海南专题CQ9电子平台 CQ9传奇